close

夏天大家都想帶著小朋友往海邊戲水消暑,但別輕忽了紫外線的危險,以下舉出三項太陽恐造成的傷害,提醒大家做好防曬,別讓快樂的出遊變調了fb小編-2-21

1. 脫水
脫水是指人體內沒有充足水分,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轉。天氣熱身體大量排汗,若未攝取足夠的水分,容易出現體液不平衡的情況,人體需要維持足夠的水份才能 保持健康的身體。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全身含水量逐漸減少,再加上老年人口渴的知覺較遲頓,所以老年人較易產生脫水的現象。脫水的併發症為血壓下降、休克以及因嚴重、持續地脫水而死亡。若有脫水的現象發生,應馬上請醫生診治,尤其是老年人或嬰兒。
脫水的症狀:
•  口乾、舌燥
•  小便量減少或完全沒有尿液
•  眼眶凹陷
•  臉色蒼白、皮膚冰涼
•  頭暈、煩燥不安、神智混亂及昏迷
•  嚴重口渴感
•  脈搏微弱且速度加快、血壓下降及呼吸急促
•  嬰兒或新生兒可能不會動或無反應

 

2. 熱傷害
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熱中暑,其中以熱中暑為最需要小心的症狀,嚴重程度雖然與環境溫度相關,但嚴重程度與患者年紀及既有疾病亦有相關性。接下來就一一介紹這些熱傷害會出現的症狀:
 
(1) 熱衰竭:
雖說「衰竭」二字容易給人帶來嚴重的感覺,但其實主因是因為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衰竭,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的核心體溫會上升,但很少會達到40°C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熱中暑

 

(2) 熱痙攣:
是因在高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因流汗過多或在休息時補充過多開水而非電解質溶液(運動飲料),促使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體內的鈉、鉀離子濃度相對偏低,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導致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所造成的肌肉疼痛,可以持續1到3分鐘,容易發生於大腿與肩部。如果痙攣劇烈,甚至會影響腹壁肌肉,應盡快送醫。


(3) 熱暈厥()
常見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如軍隊中的訓練、學校的朝會),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幫助散熱,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使大量血液和因久站而回流不順的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與熱中暑不同的是患者的中心體溫大多是正常的,但若不即時進行相關處置,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熱中暑。


(4) 熱中暑:
4種症狀中最嚴重的,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時未及時發現,熱中暑分成兩種類型,分別為傳統型中暑(classic heat stroke)和勞動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傳統性中暑多指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而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則多為需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的工作者,例如:國軍、勞工、農夫與運動員。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而呈乾燙潮紅狀態,患者此時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肛溫40°C、耳溫39.5°C、腋溫39°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熱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30%-80%

 

3.皮膚癌
最容易造成皮膚癌發生的原因是紫外線的傷害,因此在長期日曬的人們如農夫,工人等,在曝曬部位都是皮膚癌最常見的發生位置,包括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瘤都會發生。由於皮膚癌大多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高,因此雖然每年新診斷的皮膚癌病例持續增加,但每年因皮膚癌而死亡的人數卻維持在一定的數目,而且死亡率比例遠低於其他癌症。因此認識皮膚癌的早期症狀十分重要,對於皮膚上的腫塊,國人千萬不能輕忽。

以下舉出三種常見皮膚癌:
(1) 基底細胞癌:
台灣地區最常見的皮膚癌,大約佔45~50%,還好它的惡性度不高,幾乎不會轉移,手術治療成功率很高


(2) 麟狀細胞癌:
約佔台灣皮膚癌27%。麟狀細胞癌如果太晚發現,太晚治療,可能會向內侵入皮膚真皮層中的血管或淋巴管,而使腫瘤細胞轉移至肺臟、肝臟、骨頭等其他器官,而使治療更加困難,造成一定的死亡率。但是如果早期發現,以手術治療成功率很高。


(3) 黑色素癌:
雖然只佔台灣皮膚癌7%左右,但是因為極易轉移,惡性度高,而且對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反應都有限,因此造成的死亡率很高,是所有皮膚癌中最受重視的,也是全世界皮膚科醫師都致力於發展早期診斷,希望能藉由早期手術治療來提高治癒率。

 

延伸閱讀: 
你的痣有可能是皮膚癌嗎? 自我檢測報你知

 

 

參考資料: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7&pid=10747
http://www.cchrchealth.org/sites/default/files/files/c_dehydration_2013wLogo.pdf
http://www.mmh.org.tw/taitam/derma/academic/article/untitled-2.html

 

arrow
arrow

    創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