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Allopecia_areata.JPG
何謂圓禿?
圓禿也稱斑禿,為落髮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為突然出現的圓形塊狀掉髮,通常為如硬幣般大小之禿髮,俗稱「鬼剃頭」、「油風」。
另外,在一些少見的狀況,圓禿會以廣泛性掉髮來表現,而非塊狀落髮。
圓禿的呈現與發生
圓禿患者的症狀會發生在短時間內,由於圓禿發生時不會有什麼感覺,患者很難自行察覺到,往往是發生一段時間後,才發現頭髮莫名出現一至多處界線明顯、大小不一,如10元硬幣般的圓形區域出現頭髮掉落的情形,它並不像是傳統掉髮那樣慢慢地掉落,而是呈現一小區域的急速落髮,所以常讓人感到緊張與不安。
另外身體上任何有體毛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像是眉毛、腋毛等,但多數仍以頭皮為主且最為明顯。
造成圓禿的原因
目前傾向認定為「自體免疫疾病」的因素而造成「圓禿」。
因一時的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造成體內的淋巴球攻擊自己成長中毛囊,造成毛囊的急性發炎而掉髮,並非和外來病菌的接觸或侵犯有關,少數的患者可能同時有伴隨一些自體免疫性或新陳代謝性全身性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白斑、紅斑性狼瘡、糖尿病、重症肌無力、免疫性貧血…等,另外,特別的是,只有「黑色」的頭髮會被攻擊,「白」髮不會被攻擊。
免疫系統失調通常伴隨著與情緒壓力有相關,壓力的來源有可能是工作、課業、情感、生活作息等,因壓力產生自我內分泌與情緒波動影響睡眠品質,或者大量的壓力產生厭食、暴飲暴食、日夜顛倒等生活習慣的突變,進而影響體內的免疫系統,產生圓禿症狀。
特殊病史或遺傳基因
除了上述免疫系統失調外,有少數患者為荷爾蒙的協調變化導致情緒起伏,甚至是某些基因可能和圓形禿有關;這些基因也許決定了個體是否有易於產生簇狀落髮(圓禿)的體質,另外,有特殊家族病史也會有圓形禿的遺傳體質,包含氣喘、乾草熱、異位性皮膚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白斑症、甲狀腺疾病、糖尿病、重症肌無力、免疫性貧血…等。
常見的圓禿分為幾種
圓禿的表現不只有一種,它還有不少特殊的分型。
- 廣泛型禿髮 AAI (Alopecia Areata Incognita):
它也是圓禿的一種表現,呈現瀰漫性的(diffuse),此種類型需要由醫師與休止期落髮或雄性禿做鑑別診斷。 - 全頭禿 AT (Alopecia Totalis):
指大範圍頭部的毛髮都受影響。 - 宇宙禿 AU (Alopecia Universalis):
指全身的毛髮都受影響。 - 非典型的圓禿 (Ophiasis Pattern):
來自希臘文的字根「蛇」,因為它的落髮主要像蛇一樣是帶狀後枕部落髮。 - 非典型的圓禿 (Sisaohpo Pattern):
Ophiasis倒過來拼,它的落髮跟Ophiasis 相反,反倒後枕部沒落髮 落髮多在頂旋。
我們可以利用Severity of Alopecia Tool (SALT) 落髮嚴重度量表數據來記錄落髮的面積
圖片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450487/
圓禿的治療
在治療方面,會依照圓形禿的面積大小、掉髮進行的速度、圓禿持續的時間來決定治療的方式,如308nm波長準份子局部照射,也因此有多種不同的治療選擇。
- 較小範圍者:最常用的是局部注射類固醇藥物,由於劑量極少,較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而外用藥包括:類固醇藥膏或藥水、Minoxidil生髮水、杜鵑花酸及一些局部免疫刺激/調節劑等。
- 較大範圍者:可以嘗試口服、肌肉或靜脈注射類固醇藥物,光化學療法,照光或雷射療法、免疫抑制劑治療、PRP生長因子療法、PLT生長因子療法等。約八成的圓形禿病患會在一年內會恢復,但容易復發,新長的頭髮常是白色細毛,但經過幾個毛髮生長周期後,會漸長出正常的頭髮,有些病患的頭髮無法完全恢復原來的密度。約一成左右的患者是屬於較難治療、面積較大的廣泛禿髮,這種情況就可能需要多方面嘗試不同的療法。
日常注意事項
飲食:
- 少喝酒、減少高糖食物、避免油膩食物、避免辛辣食物。
- 多喝水、注意均衡飲食、多攝取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群、鐵、鋅等營養素。
生活作息及情緒:
避免熬夜及日夜顛倒,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充足睡眠及適當運動,放鬆心情、保持輕鬆愉悅,適時地紓解壓力。
若有以上掉髮問題建議您到專業的診所進行掉髮門診諮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千萬不要盲目的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有時反而會使掉髮情況加重,延緩掉髮的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