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身體一直處於高溫狀態,大量出汗,若無法適時補充水分,出現全身無力、頭暈、頭痛或臉色蒼白等症狀,便可能出現熱中暑,可導致昏迷休克、心臟衰竭及死亡。避免中暑急救法一定要知道。
中暑的徵狀有甚麼,根據健康署資料顯示,包含中暑在內的熱傷害有四種,分別是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和最嚴重的熱中暑(中暑)。

fb小編-2-13
1. 熱痙攣
因流汗過多,促使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
徵狀:肌肉抽蓄疼痛,易發生於大腿與肩部。

2. 熱暈厥
高溫令表面皮膚血管擴張,使供應大腦及身體各部分的血液減少,引致暈厥。
徵狀:暈眩、皮膚濕冷及脈搏減弱等。

3. 熱衰竭
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衰竭。
徵狀: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的核心體溫會上升,但很少會達到40°C,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熱中暑。

4. 熱中暑
是四種症狀中最嚴重的,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時未能及時發現,體溫中樞調節功能失常。熱中暑分成兩種類型:傳統型中暑、勞動型中暑
傳統型中暑-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
勞動型中暑-多為需要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或活動的人
皮膚因體溫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呈現乾燙潮紅狀態,患者此時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度,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種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熱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可高達30%-80%
徵狀:體溫升至攝氏41°C或以上、頭痛、頭暈目眩、體溫高但出汗少、皮膚紅、熱、乾燥、肌肉無力或抽筋、噁心和嘔吐、心跳快速,或強或弱、快速的淺呼吸、困惑、迷失方向或蹣跚、癲癇發作、失去意識。

 

中暑的高危險因素有:

fb小編-2-14
1.沒有喝足夠的水
2.年齡:4歲以下的孩童及65歲以上的長者特別容易中暑,因為他們的體溫調整速度比其他人慢
3.健康狀況:患心臟病、肺病、腎病、肥胖或體重過輕、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病的人較易中暑
4.藥物治療:服用抗組胺藥(緩解過敏症狀)、減肥藥、利尿劑、鎮靜劑、癲癇藥、心臟和血壓藥物、抗抑鬱藥等也有機會增加中暑風險
5.非法藥物:如海洛因、古柯鹼、安非他命、搖頭丸
6.喝過量酒精
7.睡眠不足:可能影響身體機能、降低出汗率
8.悶熱環境通風不良、無空調的生活空間

中暑急救五步驟:
如果懷疑有人中暑,請立即報警或將其運送到醫院。在等待護理人員到達時,須及時替患者降溫及急救。

fb小編-2-15
1. 陰涼
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同時墊高頭部、身體躺平。
2. 脫衣
除去身上多餘的衣物、皮帶配件,以利患者散熱與保持順暢呼吸。
3. 散熱
可以用濕冷毛巾擦拭患者身體,或以搧風的方式幫助患者降溫。將冰冷的毛巾敷在患者的頸部、雙側腋下及鼠蹊部,灑水動作不可中斷,每3分鐘更換一次毛巾。
4. 補水
若情況輕微者,通常短時間內會恢復意識,可補充水分、食鹽水或運動飲料。
5. 送醫
若患者5-10分鐘內未恢復意識,應立即送醫。特別是有慢性病、中風病史的患者。


熱傷害最重要的處置就是快速的「降溫」,若人體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許多生理機能就會出現障礙,進而引發嚴重的後遺症。病人會發生輕重程度不等的多重器官衰竭,像是肝、腎、心臟衰竭、急性呼吸窘迫、橫紋肌溶解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預防中暑的方法:
當天氣酷熱,最好留在有空調或通風的環境中活動,如果必須到戶外,可以採取以下步驟來防止中暑:
1.
穿着淺色和通風的衣物,以減少身體吸熱,並方便排汗及散熱
2.
多喝水。為了防止脫水,通常建議每天至少喝八杯水。由於與熱量有關的疾病也可能是由於鹽的消耗而引起,因此在極端高溫和潮濕的時期,建議將富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代替水。
3.
避免喝含咖啡因(例如:茶或咖啡)或酒精的飲品,因這些飲品會加速身體水分透過泌尿系統流失
4.避免體力無準備下並且於日正當中進行劇烈運動或作長程的登山或遠足等活動,因高溫、出汗和疲勞都會額外消耗體力。
5.最好安排在早上或下午稍晚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
6.使用
適當的防曬霜或是衣物及傘帽來做遮蔽。
7.在室內活動時,應盡量打開窗戶及以風扇或空氣調節系統保持室內通爽涼快,
避免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
8.調整工作安排,在較涼快的時段工作。如必須在炎熱環境下工作,盡可能在工作地點加設遮蔭,配以循序漸進的工作速度,並於定時在涼快處休息,讓體力回復。
9.進行活動時若感不適,應立刻停止並通風涼爽處休息,並盡快求診。


夏天天氣炎熱,中暑機會增加,及早認識中暑及其他熱傷害的資訊,尤其是中暑時的急救方法,可以在緊急的時候拯救身邊人一命。

arrow
arrow

    創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