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_1700270398

皮膚黴菌感染

fungal infection

深部皮膚黴菌感染(罕見)
表淺皮膚黴菌感染
依照致病菌的種類不同,最常見的可分為下列幾種:


[]
皮膚黴菌感染症,俗稱「癬」。

1、甲癬  onychomycosis (灰指甲)
特徵:鬆、黃、脆
指甲生病不是都是灰指甲(也可能是指甲乾癬、甲床剝離、扁平苔癬等等)
指甲油離端開始有白、黃褐色或黑色小點向指甲下緣延伸,甲身逐漸開始變的混濁、變粗變厚。甲面的顏色也開始轉為黃、灰或黑色。一般人對於「灰指甲」缺乏正確認知與治療觀念,且有6成以上的患者
不知道會傳染給家人
而臨床經驗顯示,約34成的黴菌感染患者是在家中遭到感染。
曾未接受治療的病患中,更有56成的人是根本
不知道灰指甲是可以接受治療的
 
分類:
a.遠端測緣甲下型屬於最常見的一種,大部分發生在腳趾甲,屬於甲床增厚型。與家人共用指甲剪,也是有機會讓黴菌附著而遭到感染。
b.白色淺表型黴菌從甲面附著,指甲開始變白、變厚。
c.近端甲下型屬於比較少見,免疫力長期低下的人較為常見,通常合併乾癬、汗皰疹、甲溝炎。
d.甲板入侵屬於非常少見,黴菌從指甲前端附著,一樣會變白、增厚。
e.全毀壞型主要是由於慢性感染所造成,甲面變的凹凸不平,甚至有剝落的情形產生。
 
日常生活該注意什麼呢?
穿著通風透氣、吸汗強的棉質襪,每天更換清洗乾淨(與貼身衣物分開)
容易流腳汗的人建議一天能多換幾雙襪子,如果可以穿著涼鞋或拖鞋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與他人(家人)共穿鞋子、襪子、拖鞋等。
沐浴後應把腳趾、腳縫的水擦乾,保持腳部乾爽。
盡量不要用手去摳抓患部,以免手部遭黴菌感染。
完全治癒後,鞋子、襪子應拋棄更換。

 

2、足癬 Tinea pedis  (香港腳)

1587976033008
臨床表現:
a.糜爛型屬於最為常見,患部足指縫間脫皮糜爛,常會併有厲害的搔癢和灼熱感。
b.水泡型脫屑型紅斑合併水泡,水泡主要分布於足底弓部,通常相當癢。(症狀與汗皰疹即為相似,一般人經常誤認)
c.角化型整個足底角化脫皮,通常不癢,冬季常因過度角化而龜裂疼痛。
以上三種皆屬於接觸傳染,例:游泳池、三溫暖、溫泉、瑜珈教室、公共浴室等公共場所。
 
3、股癬 tinea cruris 、體癬  tinea corporis
股癬臨床症狀是位於鼠蹊部、大腿內側或臀部,有隆起、脫削性紅斑、界限清楚、伴隨搔癢症狀。
體癬位於軀幹的癢性、脫屑性環狀紅斑,又被稱為『金錢癬』。在天氣悶熱潮濕的時候,股癬、體癬更容易蔓延、擴散。
 
4、動物傳染來的黴菌  tinea canis
家中的人「尤其小孩、停經婦女」,會從寵物身上感染動物體癬。
如有養貓、狗、兔子、刺蝟等等,建議定時帶家中寵物至獸醫做健康檢查。
臨床症狀與一般體癬略有不同,發炎現象較為明顯,有時會誤認為溼疹而延誤治療時機。

 
5、頭癬  tinea capitis

1587978111221
常見於小孩、停經婦女。臨床上多可見到局部頭髮斷裂或脫屑的情形,嚴重時頭皮還會腫脹、化膿,所以台語俗稱『臭頭』。
屬於接觸感染,所以患者的梳子、帽子、枕頭、毛巾等不能與他人共用,且要經常用100度熱水消毒,減少傳染給他人的機會,但高溫殺菌並不會將黴菌殺死,黴菌菌絲變成孢子只是暫時失去活性,一段時間後孢子會在產生菌絲。所以一定要找出感染源,頭癬才有可能治療好喔。
 
[]汗斑

1587978335123
俗稱「白癬」、「花斑癬」、正式學名叫「變色糠疹」,常在淺表皮膚及毛囊的角質之細胞和細胞內發現,發病部位在頭皮及胸背部的機率更是高達94%~100%。發生率在熱帶及亞熱帶約40%。
屬於非傳染性,臨床表現好發於青壯年,屬慢性病程,冬天時皮疹會減輕或是消失,遺留脫色斑,皮疹通常輕微發癢。脫色斑是由菌體本身的酵素會氧化皮膚的皮脂酸,產生Dicarboxylicacid(二羧酸),會降低Tyrosinase(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斷黑色素的形成,因而產生色素缺失。


汗斑進程有一定的規律:
紅、棕、白三種顏色的混雜轉變,就像花斑一樣,所以稱為「變色糠疹」。
前期-在毛囊周圍會有圓形點狀紅色斑。
中期-在經過發炎後形成色素沉澱而呈現棕色。
後期-被破壞的黑色素細胞停止產生黑色素最後呈現白色斑。
之後逐漸增大或融合,斑塊的邊界與一般皮膚的界線清楚。

 
[]念珠菌感染
是陰道內的一種常見的菌種,在月經期前後、停經期或生產後,陰道酸度减少,黴菌和細菌之間正常的平衡被破壞時,念珠菌數量會急速增加而造成感染。其特徵是灰白色乳酪狀白帶,其癢無比。
約有50%的人無症狀,常因個人體質易復發,主要原因:台灣的氣候潮濕、久坐、穿著緊身褲或襪、不常更換衛生棉、壓力降低免疫力、經常服用抗生素、使用鹼性沐浴乳、更年期等等。
症狀:急性發炎、灼痛、腫脹、排尿和性交痛、下體劇癢、失眠。
 

常見口服用藥:
通常在治療期禁止服用酒精、不要熬夜,並且依照醫師指示定期做肝功能檢測。如發生異常疲勞、尿液顏色加深或黃疸,應立即向醫師反應及就醫。

1.Griseofulvin膚友錠:一天服用1-2次飯後服用。

2.Terbinafine黴特克舒錠:250毫克每天一次一錠。

3.Itraconazole易克黴:每天一次,一次兩顆,飯後服用。治療療程通常為12週。

4.Fluconazle膚肯錠:依照醫師診斷,一週服用1~3次,飯後服用。


不同部位的癬治療期如下:臨床癥兆可能在黴菌治癒後數週才會完全消失。

  • 足癬  Tinea pedis(香港腳):26
  • 體癬 tinea corporis、股癬 tinea cruris46
  • 手指甲癬 onychomycosis(灰指甲):6
  • 腳甲癬(灰指甲):需12週。

外用抗黴菌用藥劑型約分類為以下:
1. 外用藥膏是最常見的劑型,通常每天使用 2-3 次,療程需依照醫師指示進行。使用藥膏前必須先清洗感染部位後擦乾,再將藥膏薄薄一層均勻塗抹在感染處及其周圍。
2. 噴劑的好處是可以使用方便,有清爽不沾手的特色。每天一次噴在患處,也可以每天一次噴在鞋子或襪子裡作為預防的效果。
3. 指甲油劑的好處穿透性與附著性好,達到長效優點,一禮拜使用12次。
4. 含藥洗髮精&沐浴乳針對大範圍,讓含藥成分在清洗過程中產生作用,隨後就沖洗掉,避免皮膚大量吸收藥劑。


針對黴菌狀況不同,治療方式不同,大約方向如下:
輕微、局部狀況:通常給予單方抗黴菌藥
頑固、反覆發作:外用藥膏併用口服抗黴菌藥
足部角質增厚(影響藥物滲透跟吸收):外用藥膏併口服抗黴菌藥或搭併助角質軟化成分
開放性傷口或裂傷:抗黴菌藥搭配抗生素,優先以傷口治療為主

 
 
 
 

衛生食品藥物管理署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Content.aspx?sid=3715&id=8335&chk=403b0801-e6eb-41b5-9f9b-bb88f2f42210m=pn%3D4%26sid%3D3715

 

 

arrow
arrow

    創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